|
唐成老师的小工到专家一书第一版,以前我也阅读过,当时受限于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技术储备,再加上当时学习重心不在PG数据库上,因此对书中里面很多的技术概念都是一知半解。我清楚地记得,小工到专家第一版是从图书馆借的,当时重点放在学习虚拟化上了,PG数据库学习效果非常不好,几乎和没学习差不多。
在一次浏览PG分会网站的文章时,里面有一部分文章介绍了一些PG ACE大佬的学习经历,内容丰富精彩,有提到过这本书。在一次偶然浏览灿总的个人公众号时,大佬给出了一些PG数据库学习目录,里面提到第一本书就是小工到专家第二版。大佬把这本书当成PG数据库学习的启蒙书,可见此书的地位之高,我称之为PG数据库学习的第一书。2025年5月初,我购买了赵渝强老师的PG数据库实战派一书,赵老师的书也是一本好书,也是一本基础学习的好书,作为PG数据库学习初学者,值得购买入手。直到5月份底,把赵老师的书读完了才购买了唐成老师的小工到专家一书(第二版)。
本书内容共分四大部分,分别为准备篇、基础篇、提高篇、架构篇。
准备篇介绍共分三个章节,共介绍了PG数据库的发展历史、安装配置以及SQL语句的入门学习。安装分为源码编译安装和YUM安装,如果是生产环境,建议大家一定要源码安装,源码安装虽然稍微麻烦一些,但参数配置比较灵活,后期升级和维护比较方便。如果是用于学习和实验环境,大家可以完全进行YUM一键安装,省时省力。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定的PG数据库的基础,不是数据库小白,这部分内容你完全可以忽略了。
基础篇是初学者需要细心的研读,主要介绍了数据类型、数据库逻辑结构管理、核心架构及服务管理。这部分的内容非常基础详细,总结整理的很到位。各位网友如果要考试PG的官方认证(比如PCA和PGCA),这部分内容是非常有用的。不要把唐老师的小工到专家一书简单地当作一部工具书或入门书,如果你把整本书都详细学完吃透了,里面的实践案例也亲手全做好做完了,相应你的PG数据库水平至少可以达到PGCE,甚至可以达PGCM认证的水平了。
第三篇是提高篇,到了这一篇,你学习时可能有些无助或绝望,有些内容非常抽象,比如CTID、OID、XMIN、XMAX、CMIN、CMAX等概念。这些概念你可能一打开书就懂,一合上书就忘。如果忘记了,就经常打开书看看,多花一些时间去理解,我们普通初学者不是天才,不是看一眼就马上心领神会的。在这一篇,作者也讲了数据库优化和PG数据库的物理复制和逻辑复制,这部分内容的实用性强,如果大家从事了PG数据库管理运维工作,这部分内容是必定要用到的。同时物理复制和逻辑复制,也是PG数据库高可用性架构基础,很多高可用架构比如PGPOOL、REPMGR、SLONY等。很多开源的高可用性架构的都是基于物理复制和逻辑复制开发的,只不过做了相应的一些优化和改进,增强了其自动化和灵活性,减少了DBA的工作强度。
最后一篇是架构篇,里面全是实操案例。你可以在自己的实验机搭建测试环境,这篇介绍了PGPOOL、SLONY、BUCARDO、PGBOUNCER、PL/PROXY等各种架构。这篇的内容所采用数据库版本都是PG12,相应的开源架构软件也是和数据库版本配套的。作者在每个章节中详细介绍了每种架构的技术原理以及搭建的全过程,内容非常详细。但是我可以百分百地肯定你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还是会不可避免地碰钉子。如果你在做一些实验时,遇到了一些书上没有提及的问题,你可以试着百度一下,或者利用自己目前已经掌握的知识体系试着解决,或者在论坛中发贴救助。任何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都无法百分百解决你遇到的技术问题,哪怕这本书或文章再全面。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数据库、网络、存储、软件、服务器、内存、CPU、IO),才是你解决问题的王道。为什么大佬们能快速而精确地排除故障,是因为人家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不需要外界的帮助也能单独搞定。建立这套知识体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深入的学习。
总结:我们在学习时,要带着批判的态度学习,不可一味盲从,对于书中的错误和遗漏,要及时发现和避坑。书中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建议大家采用CENTOS7,然后把YUM源更换为阿里云源,同时安装一下epel源。数据库版本最好和作者案例保持一致,在架构篇进行高可用架构部署时,要做好postgres.conf 和pg_hba.conf的配置,这一点书中没有讲,但你一定要知道。由于案例中的数据库版本PG12版本比较老,支持该数据库版本的高可用架构软件不太好找,在安装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各种烦人的安装依赖,这些小问题你可以百度或咨询DS。
合作电话:010-64087828
社区邮箱:greatsql@greatdb.com